上海中建智慧天地
中建智慧天地项目位于滴水湖沿岸的第一圈层——103片区科创总部湾。项目紧邻滴水湖,东至创洋路,南至云鹃路,西至科洲路,北至水芸路。项目定位为中国建筑“科创产业发展基地”。项目占地面积2.18万平方米,容积率3.5,计容建面7.6万平方米;由2栋12层自持科研大楼,...
服务范围:地产开发-办公
销售参考价: 价格待定华东地区年度产业地产奖
- 项目名称:上海中建智慧天地
- 项目地点:上海市 上海市 浦东新区中建八局临港...
- 开发商:上海中建东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项目类型:办公
- 形态:大区
- 建成时间:2023年
- 风格:现代
- 占地面积:7669.76㎡
- 建筑面积: 108305.3㎡
- 容积率:3.5
- 发布日期:2024-08-26
- 最近更新:2024-08-26 23:19
中建智慧天地项目位于浦东东南海岸的临港,曾是无人问津的“临大荒”,如今在国家战略布局下,正汇聚起一批批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来此落地生根。凭借浦东2/3的面积,不到一半的规划人口,临港如何快速实现浦东28年才达成的万亿目标?途径之一,就是利用产业的聚集效应。通过龙头企业,吸引全产业链相关企业落地。
项目位于肩负中国连接世界重要使命的临港地区,将目光放在更广泛的临港新片区的形象、产业与人气三大问题。项目的形象抽象于中国历史的鲁班锁,是现代企业文化与传统中国元素结合,向世界传递中国的文化自信。滴水成湖,向海而生,临港围绕滴水湖的蓝图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作为城市形象的管理者,中建打造具有文化基因的2020后时代样板;作为城市的产业贡献者,中建构建一个产业生态雨林典范;城市运营的引领者,中建营造一个有温度的产业创新社区。位于沿湖一线的中建长三角区域总部,也是一座见证临港高速发展的里程碑。
一、总图篇
项目位于滴水湖沿岸的第一圈层——103片区科创总部湾。项目紧邻滴水湖,东至创洋路,南至云鹃路,西至科洲路,北至水芸路。项目占地面积2.18万平方米,容积率3.5,计容建面7.6万平方米;由2栋12层自持科研大楼,2栋10层自持科研大楼,1个地下2层地下车库组成。地下车库建筑面积3.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83万平方米。
二、设计图篇
1#、2#楼(高层研发):地下两层,地上十层。地上一层为研发大堂,研发配套,层高5.4m,二层为研发配套,层高4.5 米,三至十层为研发,层高4.5m。
3#、4#楼(高层研发):地下两层,地上十二层。地上一层为研发大堂,研发配套,层高5.4m,二层为研发配套,层高4.5 米,三至十二层为研发,层高4.5m。
地下室:地下两层。地下一层为配套(内部食堂)、配套用房、汽车库、非机动车库及设备间,层高6.3m(主体建筑下方)及4.65m(室外地坪覆土层下方);地下二层为汽车库,层高3.7 m。
在项目设计中,建筑整体性具有最高位置。整体规划的理性和细致入微的考虑保证了愉快的使用与建造。在这个设计中,由于功能的需要,建筑立面是简洁和理性的,同时兼具韵律感及科技感。建筑的立面,成为冷静和平和的背景;与此相对应,活泼和动感的城市绿化空间成为空间的主角。富有情趣和大气整体的城市空间与严整功能性的立面形成良好的图底关系。未来的使用者将具有愉快的使用体验和可以驻足停留观赏的空间。
三、实景图篇
中建智慧天地项目建筑沿道路布置,创造出围合空间,以十字形的开放街区形成视觉通廊。通过对科创企业的调研和对未来工作方式的研究,园区也设置有更适合未来工作生活的创新场景,为各个楼层的人创造出让创新可见的空间氛围,建筑效果晶莹剔透,将城市、湖光与建筑自然融合。
底层环境与配套设施之间由内而外的互动联系,推动社区的运行,为社区注入活力。既满足办公人员的现代生活的需求,同时又有助于提供工作效率,形成积极、健康办公环境,并将地块内配套空间链接进城市公共空间,有机地编织到城市肌理和城市精神之中。
中层研发空间是由串联各建筑的创新活力环构成。企业可以在此成长、学习、彼此受益,是一个理想的“产业孵化器”。较大的空间尺度同高效灵活的平面布局结合起来,催化初创公司在此萌生,并为中小型企业的迅速发展提供沃土。类型多元的空间,可用于实验研究、联合办公、对话交流、非正式会谈、研讨会、商品展会及体育活动。平台和四围的塔楼良好连接,拥有便利的可达性。
高层办公建筑环绕平台四周,可提供相对私密的办公环境,高层区域可远眺空中平台内葱郁的绿色景观。塔楼适合多种领域的企业在此栖居。从创新平台脱颖而出的大型企业或独角兽公司,可根据需要灵活选取合适的办公空间。所有塔楼都通过水平方向的连接体系与中央平台充分融合,创造信息交换和互动交流的丰富可能。
工程资料(含设计、工程、材料)
材料及其应用场景
玻璃